亿达广告陕西分公司
(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三桥双拥路金桥国际公寓B501室
电话:137 5995 8718
4006-029-088
Q Q:897520840
联系人: 宋华为
亿达广告四川分公司
(四川、重庆、云南、贵州)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成华区羊子山路融锦城3栋一单元1309室
电话:187 8246 7133
4006-029-088
Q Q:2214323363
联系人:张敏花
亿达广告河南分公司
(河南、山东、湖北、安徽、湖南)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中原区中原中路171号11号楼综合楼
电话:173 2931 1666
4006-029-088
QQ:893169245
联系人:李 齐
亿达广告山西分公司
(山西、河北)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桃园北路77号中煤大厦
电话:182 3417 9666
4006-029-088
Q Q:897520840
联系人: 白杰
发布时间:2020
位于商洛墙体广告丹凤县武关镇的梅庄村是一个山大沟深、人均耕地面积少、立地条件差的村子,长期以来,大部分家庭的青壮年劳动力和“弱”劳动力因为要照顾老人、病人,陪同孩子在老家上学,不得不“留守”乡村,发展一点零散的传统产业,收入十分有限,脱贫难度非常大。这里的老百姓因长期无法摆脱贫穷而愁眉不展。
去年初,梅庄村党支部一班人主动作为,积极探索形成“党支部+股份经济合作社+公司”三位一体带贫兴农模式,通过组织共建、收益共享、风险共担,有效激活了农村经济,当年就取得了贫困群众和村集体经济增收、整村脱贫出列的骄人成绩。梅庄蹚出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路子,老百姓的眉头也因收入的增多而渐渐舒展开来。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决策部署,把发展集体经济摆在突出位置,以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集中精力、大胆探索,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千方百计充实百姓“钱袋子”。至今年10月底,全市已有1221个村登记了村集体经济组织,741个村实现了收益分红,其中,年收入10万至50万元的村有95个、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的村有3个,分红金额6705万元,惠及贫困户43366户,村集体经济成为全市脱贫攻坚的有力“助推器”。
系统谋划 完善机制
“这里原来是一片烂河滩地啊!你看看现在,完全变了样,水清凌凌的,山都变好看了,多美啊。”60岁的村民巩新付指着家附近的游乐场说。巩新付是丹凤县商镇保定村人,因妻子生病被确定为贫困户,以前家里就靠他在附近打零工维持,自从游乐场正式开业后,他在游泳池边开了个小卖铺租售泳圈泳衣,其他时间在游乐场维护设施。
“现在比原来好多了,小卖铺有点收入,打工每天还有120元的工资,加上集体经济的分红,我们家去年已脱了贫。”他满脸都是笑意。巩新付所说的游乐场是保定村集体经济的一部分。2018年,村里用财政专项资金130万元入股,采取定比分红的方式,其中收益的60%给贫困户分红,剩余40%留作村集体积累。村里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上,发展了光伏项目,并以资源入股采石场。今年,保定村集体经济收益预计40多万元,有效解决了集体经济发展无产业、群众增收致富无门路的难题。
今年7月22日,全市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现场推进会在丹凤召开,市委书记陈俊和市委副书记、市长郑光照分别作出批示,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戴建昌和省扶贫办副巡视员江宝齐在现场观摩了商镇保定村、武关镇梅庄村和毛坪村的集体经济发展情况后,对我市集体经济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为促进全市集体经济发展,我市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连续3年每年选取1个县召开现场推进会,观摩学习,推动工作。2018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总体要求、基本路径、支持措施和组织保障,着力解决“谁来做”“怎么做”“做什么”三大难题,确保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有章可循、有规可依,不走偏路。
在此基础上,我市建立“市级督导、县区实施、镇村落实”的责任机制和“市直部门包县区、县级领导包镇村、干部驻村抓指导”的包抓机制,并编制产权制度改革工作步骤图、清产核资流程图、集体经济发展导引图等,积极推进产权制度改革,为集体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一方面,深入开展清产核资,以村为单位,对未承包到户的资源性资产和集体统一经营的经营性资产以及现金、债券、债务等,分类查实存量,至今年5月,全市1284个村全部完成清产核资,进一步摸清了家底。另一方面,规范组织成员界定,目前全市1221个村均完成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界定、股权量化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7县区均成立产权交易中心,累计开展交易200宗,涉及土地面积2.65万亩,成交金额1255.1万元。
因村施策 多元发展
金秋时节,沿着宽阔干净的乡村公路,走进山阳县板岩镇安门口村,远远可见错落有致、白墙黛瓦的农家小院掩映在翠竹绿树间,山上山下花椒园、葡萄园、食用菌产业园,一片生机勃勃。在诚惠食用菌产业园里,各种食用菌长势喜人。贫困户韩少杰在大棚里忙着采摘菌菇,他说这几天白天忙采摘,晚上还要负责后勤看护,一天到晚都歇不下来。“身体是累了一点,但生活有了奔头,收入增加了,心里觉得很幸福。”
韩少杰是安门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在诚惠食用菌产业园刚起步时,他便加入务工,每年务工收入2.4万元。同时,他还以产业贷款入股诚惠食用菌公司,每年可分红3600元。随着诚惠食用菌产业园建成壮大,安门口村还有40户贫困户通过产业贷款的形式在诚惠公司入股,年总分红14.4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稳定增收问题,安门口村集体经济通过分红也实现增收1.6万元。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选准、选好主导产业模式是关键。我市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根据全市乡村资源禀赋,确定了“产业发展型、资产经营型、资本投资型、公共服务型”4种类型,细化了11种发展路径,引导各村分类对接市场需求,推进集体经济多元发展。各县区立足实际、积极创新,探索出一批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丹凤县的梅庄模式、万湾模式、毛坪模式,山阳县的“2+X”模式,镇安县的“三带四联”模式,等等。
据了解,山阳县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大力扶持、多元发展”的思路,依托资源禀赋,整合涉农资金,创新形成了以金鸡扶贫和光伏电站分红为主的“2+X”村集体经济,催生村集体经济“蝶变”。全县脱贫退出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非贫困村达到3万元以上。2018年实现收益分红422.18万元,2019年上半年实现收益分红715万元。
文章出自:陕西亿达广告有限公司,刷墙广告,涂料广告,油漆广告,围墙广告,喷绘广告、彩绘广告 网址:http://www.guanggaow.com/
Copyright © 2004-2015 陕西亿达广告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版权所有 陕ICP备11004630号-1